博文读书会是图书馆打造的一个自由活跃开放的学习交流平台,是一种知识交流、拓展视野、启迪思想的活动。我们希望通过高质量的阅读行为,让读者在思维运转中成长,在彼此交流中精进。同时也希望所有参与者能敞开心扉,共同交流,在生活、工作当中学习。
✦
✦
第五期
✦
——我们不是生来就懂得如何去爱。
本期读书会是由图书馆和学工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合打造的,过去的一个月我们通过一起研读《自卑与超越》,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引导我们在人生道路的旅途上更好的把握自己,超越自卑、树立自信。阿德勒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卑,用适当的方式超越自卑。此次读书会,选择了同样具有实用价值的《依恋效应:为什么我们总在关系中受挫》。依恋理论学家提出,塑造一个人的并非是内在驱力所驱动的对于关系的幻想,而是童年早期的真实关系。好的治疗师对患者做的一切和成功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做的一切相似。因此去理解依恋理论及其在心理治疗当中的应用,对于每一位心理治疗师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课题。
·图书简介·
依恋效应
[美]彼得·洛文海姆
依恋理论最早起源于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依恋风格。如果母亲能够及时回应婴儿的需求,婴儿就会感到被爱,感受到安全感;反之,婴儿的安全感就得不到满足,就无法确认自己是否值得被爱。成年之后,我们的依恋对象变成了爱人、朋友、孩子甚至工作,当我们与它们建立关系时,我们内心深处根植的依恋风格就会被再次激活,从而影响我们与它们的关系,用鲍尔比的话说,这种影响“从摇篮到攻墓”,会贯穿每个人的一生。成人的依恋风格分为以下四种:安全型依恋:愿意信任他人;具有较高的独立性;能够自信、坦率地向伴侣表达自己的爱意。焦虑型依恋:需要经常得到伴侣的肯定;极度渴望亲密关系;有时会令伴侣感到无所适从。回避型依恋:冷淡疏离;对情感上的亲密感到恐惧;在感到受伤或被他人拒绝时会主动撤退。混乱型依恋: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综合,是最糟糕的依恋风格。有时渴望与伴侣亲近,有时又显得很冷酷。
·领读嘉宾·
刘迎,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
·参与方式·
因疫情原因,本期读书会分享活动将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开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下方二维码报名参加,读书会交流群内有图书电子版和腾讯会议地址,大家可以加群获取。
活动时间:
2022年10月10日(上篇)
2022年10月17日(下篇)
16:00—17:00
第五期读书会报名表
读书会交流群
群内可以参与共读打卡,获取电子书与读书会腾讯会议地址
·阅读要求·
1、博文读书会欢迎所有喜欢阅读的同学们加入,大家只需扫码报名,然后加入读书交流群,就可以参加线上读书会学习。群内会有指导老师分享图书资料、阅读观点、阅读打卡活动,还有志同道合的书友一起交流读书心得。2、本期读书会专门征集15名同学参与图书《依恋效应》深度阅读,线上读书会期间参与和主讲老师的互动,分享阅读观点,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在报名链接内注明,工作人员会在报名后联系大家。3、【阅读学分】参加读书分享会并提交1200字以上的阅读报告后,图书馆将给予其0.5个阅读学分,鼓励大家对阅读的关注。提交邮箱为hkxytsgzw@163.com读书会欢迎每一位热爱阅读的书友加入,期待大家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