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首,旧时年,揽尽风雨苦亦甜。夜阑珊,难入眠,听尽春言,每日都是新一天。回眸过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全国人民砥砺奋进、真抓实干,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强大的活力,让奇迹在中华大地不断涌现!
你可能知道中国的高铁里程世界第一,但你可能不知道这个第一超过了第二到第十名里程的总和,而且近六成是这五年建成的……
《辉煌中国》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于2017年9月16日正式上线。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全片共六集,分别是《圆梦工程》、《创新活力》、《协调发展》、《绿色家园》、《共享小康》、《开放中国》。真实记录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整部记录片的一个较大特色就是镜头的使用。在镜头的运用处理方面,镜头的分切与组接方面都表现出了这部纪录片后期团队的专业性。首先,整部纪录片最多使用的就是运动镜头,通过镜头的升高、降低、推拉,以及远近镜头的交替,将中国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铁路等超级工程的全貌表现的淋漓尽致,让观众经历了一场场的视觉盛宴。这不是一种炫技,而是对中国这五年来发展变化真真切切的展示,使得观众在感叹中国这五年的成就的同时,作为中国人的一种自豪感不禁油然而生……不仅如此,影片中特写镜头的使用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无论是对不同工程总设计师的采访亦或是从百姓口中讲述的中国变化。他们的叙述,使得这部纪录片更加的真实自然,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精心组合的镜头,深入人心的话语,相呼应的是中国这五年来的奋斗历程,如此种种怎能不冲击人的内心?
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一方面,《辉煌中国》里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经过专业人士精挑细选出来的。《辉煌中国》执行总导演潘敏说:“在这个素材中精选出最值得骄傲和感动的瞬间。” 没错,全国31个省区市的脚步,3200个小时的高清纪实素材的拍摄,300多个小时的航拍素材,108位人物的专访。这是8个摄制组历时3个月的成果,工作人员前往四海九州,记录人们眼中骄傲自豪与热泪盈眶的瞬间。这一部片子传递出来的是一种骄傲,是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另一方面,它还搭建了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这是真正的走进人民,深入人民。由百姓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由百姓自己的嘴巴去讲述精彩的“中国故事”。将百姓提供的案例线索、短视频、照片等筹集在一起。从纪录片的创作开始,就形成全民的参与、互动、拍摄、接力。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素材来源的真实可靠性,减少了人力物力等资源的投入与浪费;还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对该纪录片的宣传推广作用,可谓是一举多得。无论是工作人员自己寻找的中国发展的痕迹,还是人民群众回忆的中国这几年的巨大变化,这些都是中国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象征。
这部纪录片的推出,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族人民五年奋斗的一个回首与小结。第一集《圆梦工程》通过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中国网一个个伟大工程,描绘了中国人民走向幸福、美好的希望版图;第二集《创新活力》从创新故事着手,讲述着中国的科技创新,将会使百姓生活更便利、企业发展更具活力、国家实力更加强大;第三集《协调发展》体现了在东西地区的合作,小镇、城市的兴起现状中,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谋划未来;第四集《绿色家园》随着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不断提速,绿色发展理念已变得深入人心;第五集《共享小康》一大批惠民工程的建设,使得百姓用自己亲身经历展示着自己提升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第六集《开放中国》其中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开放态度,使中国走进世界舞台,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新的时期,中国人创造出了自己的功绩!《辉煌中国》虽是几年前创作的纪录片,但在当下观看依旧能给心灵上产生极大的冲击。用在此时,不妨为我们回眸以往,远眺未来的经典之作!片中那些激励人心的成就,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我相信是我们不论何时都可以为之观赏的佳作!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我们虽然为这一阶段的五年之战交出了不错的答卷,但绝不可以掉以轻心,应当一鼓作气,以鲲鹏展翅直击万里之姿,乘势而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眺望神州,日暖东方,9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激荡着蓬勃复兴的气象!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儿女奋勇向前,中国定会在新时代的新未来让东方的阳光惠及四方,让辉煌的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武曾祎(文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