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务新闻】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汉口学院花朝节圆满举行
日期:2019-03-29  发布人:admin1  浏览量:6903
     汉院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烟花三月的江南,春风温柔地轻拂着花瓣。2019年3月23日,春光下,芳丛中,校园内假山畔拉开了汉院花朝节赏春鉴词游园会视听盛宴的帷幕。

                        

      本次活动由图书馆和党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承办,稷下国学社、子衿民乐社,静墨轩书法协会、绣染丹青“国艺坊”协办。通过结合传统的花朝节形式,再现古人的民俗节令活动,让汉院学子在游览春日丽景时,品味古风民俗,体验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届花朝节共分为三个项目,分别是开幕庆典、诗词鉴赏区以及传统文化民俗体验区。在开幕庆典上,图书馆文燕馆长表示,学校每年读书文化节期间,都会开展系列阅读推广活动,致力于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今年,结合了传统节日“花朝节”的风俗,让大学生在游览春日丽景的同时,品味古风民俗,体验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在文馆长的精彩发言后,舞势随风散复收,歌声似磬韵还幽。一曲国学社带来的“礼仪之邦”舞蹈燃起活动的热情,拉开了游园会的序幕。

       接下来的节目不仅有图书馆学生管理委员会带来“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的古风歌曲《知否》,亦有朗诵孤篇压全唐的诗歌——《春江花月夜》。

                       

                      

       静墨轩书法社和子衿民乐社表演的《采薇》,在视觉上不仅有书法献艺,还有韵味十足的古筝表演,满足了观众在视觉和听觉上的需求;社团联合带来的汉服走秀,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同袍流露的气质与所着汉服之精美,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威加四海、万国来朝的泱泱时代。最后一个节目是传媒学院带来的《诗意中国》的朗诵,朗诵者专业的水准搭配上动人心弦的诗歌为开幕典礼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行走满庭香樟道,换得满面春风爽。接下来是游戏体验环节,台下的游人,都早已按捺不住兴奋的情绪,纷纷从游园会起点领取游园卡,开始了游园之旅。游戏区除了挑战脑力的猜灯谜、飞花令、诗词接龙、传统知识问答等项目,还有考验参与者运动细胞的传统游戏——投壶、飞镖、套圈等,如此丰富的体验项目,使得现场参与者游玩得不亦乐乎。

                   

                   

                    

                    

       除了“动”的体验以外,我们还准备了“静”的分享。帐篷下古筝旁,温文尔雅的弹奏者用那双灵动的双手在弦上拨动,音符婉转动听,让路过的人们也忍不住驻足聆听,沉静在音乐之中,感受古人所爱的音韵。

                     

                     

       传统的雕花与刺绣也出现在我们这次的活动中,坐在桌旁,一刀一刀的雕出心仪的图案;摆有刺绣的那个场地也是围着许多人,看着针与线在布匹之间穿梭,勾勒出一副完美的画卷,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参与这次活动的除了我们汉口学院的学子们以外,还有很多外校慕名而来的学子以及校园附近区域的青少年儿童。外校学子来此可体验我校浓厚的文化气氛,亲子游可激励小孩子形成一种热爱知识的思想,这次活动促进了更多的青少年热爱和学习传统文化,提升了青少年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智慧潜能,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暮色四合,伴随着游人的依依不舍,汉院花朝节圆满地落下了帷幕。

                      

      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

       大学生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在高校开展传统文化,能引领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可以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图书馆借传统的花朝节形式,大力宣扬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令其在新时代中不断发展,历久弥新。

 


收藏本页